本篇文章1336字,读完约3分钟

现在股权投资越来越难,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自去年以来,由于更严格的首次公开发行审核和新的市场缩减政策,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行业经历了一个“普遍”的困境。

记者了解到,在市场已经是“红海”的背景下,一些私募中小股开始寻求个性化突破,不再把二级市场作为唯一的退出方式,新的“控股收购”投资方式应运而生。

“国内控股收购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医疗领域已有许多控股收购机会。控股收购的关键是找到被市场低估的资产,进行收购和培育。”深圳五明投资的合伙人张宗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首先,当前股权机构的“普遍性”困境

谈到目前的pe/vc市场,在很多人眼里,几个重要的特征是人多、钱多、资产泡沫大、好项目少。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2018年1月,有记录的pe/vc机构有13,500家,管理资本为7.09万亿元,员工240,900人。

记者了解到,在“红海”的背景下,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存在一些“普遍”的困境。

陈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刘伟表示,目前pe/vc面临的“普遍”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ipo审计越来越严格,审计节奏放缓将成为常态;资本市场减持新政策的出台大大降低了基金的内部收益率;进入市场的新基金难以消化大量被禁股票;投资成本估值持续上升,资产侧价格明显上升。

具体而言,自2017年10月新的独立选举委员会履职以来,首次公开发行审核受到严格控制,出席率持续偏低,甚至一度出现“零通过”的情况。如果传统的pe/vc将ipo退出作为其主要盈利模式,这可能会对行业产生更大的影响。

此外,除了之前pe/vc的主要退出模式外,大宗收购也受到限制,因此基金的内部收益率也大幅下降。

正是在上述主要困难下,市场资源进一步集中于大型pe。从投资结构来看,私募股权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然而,在机构投资时代,缺乏资源优势的中小民营企业日子将越来越不好过。

其次,“控股收购”脱颖而出

在与业内许多人士沟通后,记者了解到,在pe“普遍性”的困境下,具备条件和能力的大型基金开始组建M&A团队或M&A基金,消化现有项目,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到并购重组等盈利模式。当中小型pe公司开始分化时,一些有想法的基金开始寻找个性化的突破策略。

记者了解到,在这些寻求突破的中小风险投资公司中,“控股收购”最近已成为行业的一个重大趋势。

在所谓的控股收购中,主要的盈利模式不是降低上市后被投资企业的利润,而是在控股收购后植入团队、制度、资源和销售,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平,大大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终通过并购等多元化方式获取利润。

“在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早期阶段,大多数机构采用了涵盖所有主要投资领域的大型综合投资策略,这在当时的背景下是正确的。然而,随着行业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这种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

在张宗友看来,控股收购更侧重于行业,而不是传统的资本运营。传统pe主要从事ipo前业务,但市场结构固定,竞争激烈,一级市场投资价格向二级市场靠拢,ipo前业务模式受到挑战。

“市场逐渐成熟,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通过估值套利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价值挖掘成为核心。与少数股权的私募股权投资相比,控股权的M&A更具吸引力。国内控股收购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医疗和医疗领域有许多收购机会。”张宗友说:

标题:投资越来越难做 私募使出控股型收购新玩法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