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76字,读完约10分钟

北京时间2018年3月22日凌晨,美联储如期加息,利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5-1.75%,这是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加息。3月22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上调了5个基点,至2.55%。

九州证券(Kyushu Securities)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自201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omo利率上调幅度低于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中美基准利率的差距一直在缩小,表明中国人民银行无意保持中美利差相对稳定。对于长期利率,中美利差也呈现出缩小的趋势,这也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是独立的,中美利差不是制约中国债券市场的核心因素。加息不会阻碍债券市场的牛市。目前,整个市场都应该清楚地知道,omo利率已经被扭曲,提高omo利率只是对以前低水平的omo利率的一种修补,并不影响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也不代表真正的货币政策意图,因此并不妨碍本轮“货币政策拐点”驱动的牛市。

邓海清:央行“无关痛痒”跟随证伪“中美利差稳定论”

以下是全文:

首先,美联储如期加息,经济预测的剪刀差值得深思

市场完全预期美联储将加息,但美联储经济预期的总体上调幅度仍超出市场预期。2018年和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分别上调0.2%、0.3%至2.7%和2.4%;预计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失业率将分别下降0.1%、0.3%、0.4%、0.1%至3.8%、3.6%、3.6%和4.5%;2020年通胀预测将上调0.1%至2.1%;根据对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2019年、2020年及以后,联邦基金利率将分别上调0.2%、0.3%、0.1%至2.9%、3.4%和2.9%。

邓海清:央行“无关痛痒”跟随证伪“中美利差稳定论”

对美联储各种预测的分析,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1)2018年和201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分别为2.7%和2.4%,而美国201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3%,这意味着美联储认为2018年经济形势非常好;

(2)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长期国内生产总值仍是第二次下降。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为2.7%,而长期国内生产总值预测仅为1.8%。这似乎表明,尽管美联储在2018-2019年提高了经济信心,但它似乎不认为美国经济复苏是可持续的;

(3)2020年失业率预测降至3.6%,而长期失业率预测仍在4.5%左右。2020年的预测与长期预测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这在美联储的预测中显得非常突兀。可能的解释是,美联储认为当前的低失业率有更多的暂时问题,比如劳动力参与率低,或者经济复苏是周期性的,而不是趋势性的;

(4)2020年,利率预测大幅上调0.3%至3.4%,而长期利率预测仍低于3%,为2.9%。目前,10年期美国国债的利率也低于3%,约为2.9%。

(5)从点阵图来看,去年12月,认为2018年加息4次以上的只有4票,但这次认为2018年加息4次以上的有7票(共15票),这意味着2018年加息的预测中值虽然是3次,但距离加息4次的预期只有一票之差。

总而言之,美联储对2018年至2020年的经济预测和利率预测非常鹰派,但对长期经济预测和利率预测却持温和态度。如何修复它们之间的预期剪刀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美国股市先涨后跌,而美国债务先跌后涨。为什么?

出乎市场反应的预期,美国股市先是上涨,然后下跌,而美国国债先是下跌,然后上涨。在收盘时间尺度上,该指数收盘下跌0.2%,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盘报2.874点,比宣布加息时的最高利率低6个基点。作为短期利率最敏感的指标,两年期美国国债实际下跌了7个基点。这一次,美联储普遍上调了2018年至2020年的经济和利率预测,与去年12月相比,美联储四次加息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加息预期将会增加,美国股市下跌是可以理解的,但美国债务实际上升(收益率下降)确实令人困惑。

邓海清:央行“无关痛痒”跟随证伪“中美利差稳定论”

(1)我们猜测一种解释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讲话中说,“在股票等领域,与历史正常价值相比,资产价格处于较高水平”,这意味着美国官员首次证实美国股市存在泡沫。我们在报道,“美国股市再次暴跌,这是一次“技术调整”还是“九年牛市的终结”?”目前的美国股市与1987年仍有所不同:目前美国股市的估值和交易拥挤程度远高于1987年,而这一轮美国股市暴跌可能标志着美国股市九年牛市的结束。”

邓海清:央行“无关痛痒”跟随证伪“中美利差稳定论”

如果美国股市长达九年的牛市真的结束了,美联储提出的所有美国经济预测都将成为空中部的一座城堡,加息的次数肯定会被重新预测。美国债券的收益率没有上下颠倒,这可能反映出对美联储过于乐观的经济预期的不信任。

(2)另一种解释是贸易战的担忧程度已经占上风。鲍威尔还表示,“关税政策不会影响当前的货币政策前景,但越来越多的美联储官员担心贸易政策。”美联储官员对贸易战的担忧正在上升,但这并没有反映在对经济和利率的预测中,也就是说,经济中存在一个“或有下行因素”,而市场对这一因素的反映更为严重。

3.中国人民银行如何回应?

中国人民银行在加息后将omo利率上调了5个基点,但仍远低于美联储的利率,表明“中美利差稳定理论”是伪逻辑。自201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omo利率上调幅度低于美联储,中美基准利率差距不断缩小,表明中国人民银行无意保持中美利差相对稳定。对于长期利率,中美利差也呈现出缩小的趋势,这也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是独立的,中美利差不是制约中国债券市场的核心因素。

邓海清:央行“无关痛痒”跟随证伪“中美利差稳定论”

中国央行提高了利率,目的仍然是弥补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差距。自201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关于是否跟随美联储的规则。今年3月,它跟随了10个基点,今年6月,12月,它跟随了5个基点的“佛教加息”,这一次,它也提高了5个基点。下面的逻辑是,omo利率仍然明显低于货币市场利率,7天的omo利率只有2.5%,而r007大约是3%,dr007大约是2.8%,所以提高omo利率来修复利差是没有问题的。

邓海清:央行“无关痛痒”跟随证伪“中美利差稳定论”

自2017年以来,中国央行一直在为是否跟随美联储而苦苦挣扎。没有omo利率,就没有更好的机会来修复omo利率过低的问题,而其他人则担心释放中国的低独立性或紧缩货币信号。是否增加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增加或不增加都有原因,这需要结合当时的经济形势。在17年的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经济下滑,追随的必要性相对较低。1月和2月,经济超出预期,跟随的合理性更强。

邓海清:央行“无关痛痒”跟随证伪“中美利差稳定论”

最大的悬念是存款是否会提高利率。我们认为2018年上调基准存款利率是有可能的,因为存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已经形成了一个堰塞湖,即存款利率远低于货币市场利率。自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上升,而存贷款利率没有调整。存贷款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有必要滞后。因此,2018年存在“货币市场利率稳定+存款利率上调”的可能性。然而,仍难以判断存款利率上调是否发生在3月份。

邓海清:央行“无关痛痒”跟随证伪“中美利差稳定论”

在国债在四年或十年内跌破3.8%之后,债券市场看起来如何?

我们建议“10年期国债的3.8%以上应该闭着眼睛买!”已经兑现了。3月21日,一级市场10年期国债的竞价率为3.7054%,二级市场170025的成交量为3.8%。中国债券的估值为3.76%,我们在2017年底提出的“10年期国债”为3.8%。闭着眼睛买!“已经被市场充分验证了。

我们始终认为,加息不会阻碍债券市场的牛市。目前,整个市场都应该清楚地知道,omo利率已经被扭曲,提高omo利率只是对以前低水平的omo利率的一种修补,并不影响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也不代表真正的货币政策意图,因此并不妨碍本轮“货币政策拐点”驱动的牛市。

如果存款利率上调,可能会对债券市场产生短期影响,但长期影响不存在,这并不妨碍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下降趋势。存款利率上调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有两种逻辑:一是市场会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转向紧缩,即存款利率上调周期;其次,存款利率会影响银行的资本成本,即使不调整基准贷款利率,也会推高贷款利率,这对债务成本和空债券市场的资产比较都有利。

邓海清:央行“无关痛痒”跟随证伪“中美利差稳定论”

不过,我们相信提高存款利率不会导致债券收益率再度上升,因为债券市场的利率远高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首先,国债利率已经提前上调,远远高于存款利率。目前,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8%,而2012 -2013年上半年存款基准利率为3.5%,活期存款利率远低于当年,债券市场收益率高于当年。

第二,国债利率已经提前上调,远远高于可比贷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相比,债券利率需要考虑资金占用和税收因素。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一般来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可比贷款利率中心趋同,但当前国债利率比可比贷款利率高100个基点。

对于2018年的债券市场,克里斯蒂娜·菲茨渠道认为债务牛将呈现两个阶段的市场:

第一阶段:10年期债券收益率为4%→3.7%。这一阶段的核心是消除监管冲击,验证货币政策的拐点,缓解货币紧缩的担忧,收益率在合理范围内,不依赖于经济的根本低迷。这一阶段的具体逻辑是:货币政策的边际变化、流动性的拐点、监管对债券市场影响的峰值、银行“资产负债表再平衡”的初步成功以及债券市场从超调向均衡价值区间的回归。。

邓海清:央行“无关痛痒”跟随证伪“中美利差稳定论”

第二阶段: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为3.7%→3.4%。这一阶段是收益率在合理范围内的进一步下降,这需要基本面下行拐点的确认和不确定性影响的结束的配合,但目前还没有看到。这一阶段的核心驱动逻辑是:基本面拐点得到充分验证,通胀担忧完全消退,新的大资本管理规定已经实施,存款利率不加息或加息的影响已经结束,债券市场的风险点已经完全消除,债券市场在价值区间上走得更远。

邓海清:央行“无关痛痒”跟随证伪“中美利差稳定论”

来自金融部门金融渠道的作品都是有版权的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将被视为侵权!

标题:邓海清:央行“无关痛痒”跟随证伪“中美利差稳定论”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