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0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南宁5月16日电:为什么这里的生态优势“黄金不变”——广西完善长效机制,确保青山在,清水在

新华社记者刘伟、何伟

“广西的生态优势是‘黄金不变’,‘山清水秀’,‘良好的生态成为广西的‘金招牌’”...近年来,广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八桂大地始终实现青山绿水长流,空新气象。

“海洋守护者”红树林继续“成长”

在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海边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森林下面的沙滩上栖息着马林鱼、招潮蟹等生物,附近还有几只白鹭在飞翔。

红树林被称为“海洋森林”和“海洋守护者”,是衡量海洋生态的重要指标。北海市委书记王乃学表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地方政府加强了对红树林等珍稀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加快了红树林保护的立法进程。“对破坏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如保护眼睛)的行为实施‘一票否决’。”

自治区海洋与渔业局总工程师刘斌表示,目前,广西北仑口红树林保护区、合浦儒艮保护区、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等红树林保护区被列为生态红线区。“近年来,广西红树林面积呈上升趋势,近海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

与中国其他海域相比,广西沿海海域属于罕见的“清洁海”和“清洁海”。据有关方面监测,2016年广西海水水质优良率平均在85%以上;2017年,广西沿海水域年水质达标率达到88.2%;今年一季度,广西沿海水域水质优良率为91.3%,居全国第二位。

行走在广西城乡,一年四季到处可见生机勃勃的绿色植被。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鲁治星表示,目前,广西森林面积已达2.2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31%,居全国首位,植被生态质量不断提高。

从前的“臭水沟”到长长的清澈水流

南宁中澳河湿地公园,河水潺潺,植被葱茏,游人如织。“没想到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臭水沟’多年来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湿地公园。”梁静,一个长期居住在中澳河沿岸的居民说。

2015年,总投资约11.9亿元的那口河海绵城建设项目启动。经过治理,该项目已成为中国城市内河流域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的标杆,并荣获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示范奖。

九洲河是两广之间的跨界河流,发源于广西陆川县,因污染严重一度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两个省和地区开始联合治理九洲河,上游污染控制和下游补偿。“首先是拆除养猪场,并在九洲河干流200米范围内拆除数千个养猪场。”陆川县委书记潘占东说,“益生菌+高架网床”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养猪模式。

记者在陆川县的一个农场看到,高架的网床棚又干又干净,猪粪从缝隙中漏出来,几乎听不到异味。该农场负责人赖表示,这种新的养殖模式可以减少90%以上的养殖污水排放。

九洲河水质呈现持续改善趋势。2017年,九洲河、广东省和广西省跨界评估断面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三级标准。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曹表示,2017年广西51条主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纳入相关评价的52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为96.2%。今年第一季度,广西52个地表水评价断面中,有49个断面达到了ⅰ~ⅲ类水质要求,水质优良率为94.2%。

农村建设描绘了一幅新的农村图景

绿树成荫下,姚的庭院古朴典雅,村道两旁鲜花盛开,香气扑鼻。“现在环境这么好,谁能想到以前会有‘垃圾被风吹走了,环境变脏了’。”麻山县古寨窑乡李奔村古朗屯村民潘说,近年来游客来这里旅游,他家建了家庭旅馆,发展了乡村旅游,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古浪屯的改造源于2013年广西启动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根据规划,广西计划在八年内全面推进农村建设,包括“清洁农村”、“生态农村”、“宜居农村”和“幸福农村”。当前,宜居农村建设活动正在推进,农村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自治区村办副主任冯表示,截至去年底,广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农村保洁人员稳定在17万人以上。2017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6300万人次,工业总收入超过230亿元,同比增长20%。以“美丽南方”和“多彩乡村”为代表的一批精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应运而生。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标题:广西完善长效机制确保青山常在、清水长流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