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9字,读完约4分钟

中信经纬客户5月18日表示:“原油进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将在短期内持续”

作者李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工业经济,研究方向为新产业和新技术应用。(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今年4月发布的能源生产数据显示,由于国内原油加工速度加快,原油产量同比下降,原油进口大幅增加。同时,在国内天然气产量保持高水平增长的情况下,强劲的下游需求仍将推动天然气进口增速连续第七个月超过30%。随着全球油气行业进入新的繁荣周期,中国油气进口继续高速增长,这将有力推动国际油气市场重心向东亚转移,为中国原油期货国际化提供更加坚实的交易基础。

李鹏飞:原油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短期将延续

下游需求的恢复推动了油气进口的持续快速增长

产量方面,原油产量同比下降2.3%,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6.3%。然而,油气行业下游需求的复苏趋势正在加快,这是导致油气进口高增长的主要因素。原油方面,同月,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旗下50家炼油厂计划加工能力达到3109.25万吨,同比增长7.77%;山东炼油厂的开工率为65.51%,同比增长5.8个百分点。国有炼油厂和地方炼油厂产能利用率同步提高,使得原油需求快速增长。在国内生产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原油进口量自然会大幅增加。在成品油需求稳步增长、化工行业稳定复苏的背景下,下游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然而,由于国内大型老油田枯竭,加之前几年石油勘探开发投资不足,国内原油产量短期内难以大幅增加。因此,可以预计,原油进口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将在未来继续。

李鹏飞:原油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短期将延续

就天然气而言,尽管4月份天然气产量在去年同期122亿立方米的基础上增长了6.3%,但受清洁能源消费结构深化等因素的推动,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加快(见图1)。短期内,国内天然气产能难以大幅增加,因此未来天然气进口有可能继续增加。

中国油气进口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影响是,21世纪以来,国际油气市场将继续向东亚转移。10年来,中国原油进口占世界各国和地区石油进口总额的比重从不到5%上升到近20%。这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原油市场结构。随着中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崛起,东亚原油进口占世界各国和地区原油进口总额的比重已经从21世纪初的不到20%上升到30%左右。国际原油市场的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东亚。如果加上近年来原油进口快速增长的印度,东亚和南亚在国际原油市场中的比重已达到40%。

李鹏飞:原油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短期将延续

在国际原油市场重心继续东移的背景下,中国原油进口需求的巨大快速增长是中国原油期货逐步实现国际化的坚实基础。根据美国wti、英国布伦特、日本meco、阿联酋阿曼和印度wti等原油期货的发展历史,全球原油进口需求的比重及其增长率是原油期货合约发挥定价影响力的重要依据。美国wti和英国布伦特原油成功的最重要前提是美国和欧洲长期以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油进口国。然而,日本meco原油期货的发展低于预期,这也与其原油进口在全球的比重持续下降密切相关。2001年,东京商品交易所推出meco原油期货合约时,日本原油进口占全球的比例为11.61%,到2016年,这一比例已降至8.3%。日本自身原油进口的持续下降使得东京商品交易所的原油和成品油期货交易量萎缩。2017年交易量为528.7万件,不到2003年7175.8万件峰值交易量的十分之一(见图2)。如果期货市场不活跃,其基本的价格发现功能将难以发挥,因此它将无法实现其成立之初的重要目标——形成一个与美国wti和英国布伦特相当的亚太地区原油有效定价机制。

李鹏飞:原油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短期将延续

与东京商品交易所疲软的原油期货交易相比,自3月26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所推出中国原油期货以来,市场活动一直在上升。3月份,5个交易日的总交易量达到27.8万笔,日均交易量为5.57万笔;4月份,交易总量达到124.6万笔,日均交易量6.92万笔,同比增长24.3%;5月份前12个交易日,总成交额达到180.2万笔,日均成交额为15.02万笔,同比增长117%。特别是5月9日,中国原油期货推出后的第29个交易日,中国原油期货交易量首次突破20万手,达到24.46万手。在中国对原油进口需求巨大且不断增长的推动下,中国原油期货日均交易量已超过20万笔,达到甚至超过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交易量,这应该不会花太长时间。这无疑为稳步推进中国原油期货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交易基础,也为推动亚太原油价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市场环境。(中信经纬应用)

标题:李鹏飞:原油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短期将延续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