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84字,读完约7分钟

繁忙的赣州港。邹忠辉

江西省赣州市制定了“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南北走向”的战略规划,明确了在更高起点上继续扩大开放的路径选择。同时,积极与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对接,加快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对接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8%,工业固定投资增长2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2017年,被誉为江西“南门”的赣州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绩,四项经济指标的增速保持全省第一。

赣州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是赣南等前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核心地区。国务院和江西省政府已下发意见,支持赣州建设省级次中心城市,赣州已及时向“赣南重要增长板块”坐标推进。

建造发展跑道

不久前,一个聚焦高铁经济的高峰论坛在赣州召开,吸引了30多万网民在线观看。赣州高速铁路和新高速铁路区的建设,使社会各界感受到了“跑赣州”的强大生命力。

“武陵枢纽、粤闽咽喉”,赣州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于201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城市,七条铁路进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上渭南等国家振兴发展战略的推进,赣州省副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实施,赣州被列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赣州,曾经因为交通不便而占据了一个角落,

赣州成江西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支撑

兴泉铁路、广吉高速公路宁都段、兴赣高速公路北延、金机场改扩建……一大批重大工程有序推进。赣州“三纵、三横、六环”高速公路网已全面形成,建设了一个通往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四小时高速经济圈;“m”形导航空网络使赣州黄金机场成为江西省通航城市最多、可达性最强的区域性机场。

高铁建设从零开始:长赣客运专线漳州段隧道群全部贯通,形成覆盖全省主要市县的“2小时交通圈”;赣深线客运专线全线开工。建成后,珠江三角洲至江西的高速铁路无需绕过湖南,从赣州至深圳仅需2小时。

“可以预见,随着2019年漳州高铁的开通,赣州将迎来快速发展,漳州、韶关、龙岩在周边200公里经济圈内,广州、深圳、厦门、福州在周边400公里经济圈内。长沙等城市之间的经贸往来将更加频繁,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将更加顺畅。”赣州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邱世禄说。

依托高铁,赣州计划因地制宜建设新的高铁园区,建设新的城市门户和商贸物流中心。像格林兰集团这样的知名企业都在这里布局。

在积极融入全国交通循环的同时,赣州加快了立体城市交通体系的建设。中心城区高速公路总长约254公里,可服务300万城市人口,实现中心城区各群体的快速无缝连接。目前,9条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

四通八达、对外联系、开放包容的交通格局正在形成,赣州作为四省通衢的节点城市地位突出。

积累发展潜力

区域经济的活力在于对外开放。赣州素有江西“南门”之称,对外开放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实践,它已逐渐由“内陆”变为“边疆”,是中部地区平台最开放、区域最全面的城市。

赣州立足市场形势,抓住新一轮战略机遇,为“十三五”发展制定了“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南北共进”的战略规划,明确了在更高起点上继续扩大开放的路径选择。今天,赣州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拥抱世界,建设内陆双向开放高地。

4月11日,由深圳盐田港(000088)开往赣州港的首列“五定”列车成功将45个集装箱的木材运抵香港。赣州港作为永久对外开放的第八个内陆临时铁路口岸和中国内陆第一个国家检验监管试验区,凭借“进口合一、出口合一”的优势,与盐田港等沿海港口实现了高效对接,开通了18条中欧(亚洲)铁路线,成为赣州乃至江西融入“一带一路”的前沿窗口。依托赣州港,赣州开启了港口经济的新时代。赣南生产的家具、服装、蔬菜、机械设备等产品已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撑赣州港的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按照“一核两翼”的空港布局,赣州大力建设内陆港口,加快建设以赣州铁路港、航空空港、国家检验监管试验区和赣州综合保税区为主体的港口核心功能区,以及以陇南保税物流中心为主体的南翼港口功能区

赣州成江西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支撑

扩大对外开放离不开产业平台的强大支撑。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现代家居城、中国珍稀黄金谷、清丰医药谷、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等“两城两谷一带”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了吸纳大企业、承接大项目、集聚大产业的强大气场。新丰县合力泰(002217)科技园区总投资100亿元,是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的基准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只需5个月。登陆后不到半年,磁吸引效应明显,上下游企业纷纷到来。

赣州成江西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支撑

赣南产业转移示范区、赣州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区、瑞星经济振兴试验区……赣州还努力打造了一批打基础、长效益的“国字号”平台,积累了新的发展潜力。

计划开发一个象棋游戏

赣州作为连接中西部和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要素齐全,资源丰富,环境优越。深化区域合作,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不仅具有现实基础,而且具有加快发展的意义。为了共同的发展理想,赣州表现出最大的诚意和最好的政策,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加快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江西长三角商务联盟、红三角经济发展促进会等区域协会组织的纽带作用,利用赣港交易会、深圳文化交易会、赣台交易会等展览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考察洽谈,取得一批合作成果。

赣州成江西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支撑

“深渝地理位置相近,资源互补,可以进一步加强沟通,实现双赢。”深圳市龙华区市长助理张说。龙华区和赣州经济开发区利用赣州经济开发区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方面的优势,开展新兴产业合作,通过建立生产基地、搭建创新研发平台、合作产品购销等方式分享新的商机。

"风景优美,民俗简单,距离不远."20多名厦门游客在大禹县国家4a级鸭山风景区的自行车酒吧里欣赏客家山歌。赣州深化了与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联合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了景区互联互通、联合营销和游客互动交流。赣州已经成为江西、广东、福建和湖南省最理想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金融合作日益活跃。今年年初,赣州与广州签署金融对口合作框架协议,将利用广州众多金融机构的优势、雄厚的金融实力和人才储备,实现金融发展的新水平。

在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密切合作。赣州和河源依托东江的血缘关系,建立了跨境河流水污染联合防控合作机制,开展了一系列跨境水质检测和执法联动,保护了东江源区的生态环境。

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赣州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与义乌、龙岩、满洲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上海、宁波、昆山共同建立了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再往下看,大海就是广阔的空.高水平、大范围的区域合作带来了大量的资金、灵活的机制、先进的理念和广阔的市场,赣州的崛起之路将更加平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星通讯员张惠婷)

标题:赣州成江西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支撑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4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