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36字,读完约9分钟

■我们的记者王晓霞

存款是银行生存的基础,居民储蓄是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商业银行存款增长乏力,特别是居民储蓄增速大幅下降,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国内存款增长率和储蓄率同时下降

“受金融脱媒、资本分流和家庭负债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银行存款增速持续放缓。”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周敬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截至2017年底,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9%,为197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2017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3.5万亿元,同比减少1.37万亿元,增速较2016年有所收窄。目前,中国存款增长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银行储蓄存款下降  是喜是忧?

首先,企业存款大幅下降。2017年新增企业存款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17万亿元,这是2017年新增存款减少的主要原因。中国企业存款有增有减,企业存款增加的年份多于存款减少的年份。然而,在2010年和2012年,中国企业存款也经历了大幅下降。

第二,居民储蓄继续下降。2017年,新增居民储蓄存款4.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657亿元,增速比上年有所收窄。1998年,中国住房市场化制度启动,中国居民储蓄改变了以往逐年增加的趋势。新居民的年储蓄减少的比增加的年份多。从1998年到2017年的20年间,新增居民的储蓄在12年间减少了。2016年和2017年,居民储蓄存款连续两年大幅减少。

银行储蓄存款下降  是喜是忧?

第三,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增加。2017年,虽然新增存款较2016年有所减少,但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和其他存款较2016年大幅增加,减轻了2017年存款下降的压力。2017年,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5万亿元,比2016年增加1.78万亿元。2016年,它下降了10万亿元。股市的涨跌和之前“救市”资金的撤出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变动的主要原因。

银行储蓄存款下降  是喜是忧?

第四,资金来源不足的压力比往年更大。尽管与2016年相比,2017年新增存款增速有所收窄,但金融机构感到,资金短缺的压力比往年更大。一方面,存贷款差额扩大,贷款增速继续快于存款增速。2017年,人民币贷款增速为12.7%,比存款增速高出3.7个百分点。贷款增速快于存款增速的现象已经持续了四年多。与此同时,年度新增贷款与年度新增存款的比例持续上升。2017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5万亿元,占全年新增存款的比重从2016年的85%上升到100.1%。另一方面,银行间拆借活动已经放缓,使得银行间融资更加困难。2017年,银行间同业拆借累计交易额达到79万亿元,日均交易额达到3147亿元。

银行储蓄存款下降  是喜是忧?

同比下降17.7%。

许多因素导致存款增长下降

周敬通告诉记者,中国存款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金融脱媒”导致的资金分流,以及居民过度举债和投资房地产市场。

一方面,居民的杠杆率不断上升,负债的增加导致储蓄的减少。

在过去的两年里,房地产销售蓬勃发展,居民的杠杆率也迅速上升。截至2017年底,中国居民贷款余额已升至39.9万亿元,是2009年的4.8倍。杠杆率(家庭债务/国内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18.8%上升到48.3%,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要快。2016年,中国居民杠杆率增幅更是惊人,一年内增长5.0个百分点,远高于同期全球0.8个百分点的增幅。居民杠杆率的快速上升使家庭债务迅速上升,储蓄存款相应减少。2017年,新增住房贷款为7.14万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同期新增居民存款4.5万亿元,居民储蓄下降2.6万亿元。

银行储蓄存款下降  是喜是忧?

目前,虽然中国居民的杠杆率低于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杠杆率(72.9%),但与中国发展阶段相似的新兴市场国家相比,特别是金砖国家,中国居民的杠杆率明显高于印度(9.7%)、俄罗斯(18.4%)、巴西(25.3%)和南非(36.9%)。

另一方面,居民的消费倾向发生了变化,银行存款从理财产品中转移出来。

高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许多80后和90后年轻人通过网上贷款平台和银行卡透支消费超过了他们的经济能力。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品牌认知调查报告》,中国大学生人均年消费能力已达到近2万元,年消费总额达到6000亿元,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2017年,国际环保组织发布的报告也指出,中国消费者购物过剩现象突出,通过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的“社交购物模式”是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与此同时,各种理财产品和资产管理产品发展迅速,对居民储蓄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2017年,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29.54万亿元,与2016年(29.05万亿元)基本持平,是2009年的17倍。

银行储蓄存款下降  是喜是忧?

根据周敬通的分析,中国的家庭储蓄率在未来将呈下降趋势。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居民活期储蓄存款并没有绝对下降,但与前几年两位数的增速相比,增速已经放缓至一位数,但绝对金额总体上仍在增长。市场之所以认为居民储蓄会下降,主要与不同月份储蓄存款的一些波动有关,这主要体现在每个季度末,银行以前发行的理财产品会回到资产负债表,成为储蓄存款,而这部分存款会在下个月购买新的理财产品,并从资产负债表中出来,导致下个月储蓄存款较季度末出现负增长。

银行储蓄存款下降  是喜是忧?

文彬表示,从趋势来看,由于居民理财意识的增强,存款分流现象相当明显。随着新的资产管理规定的出台和“刚性赎回”的打破,出现了存款回归的迹象,特别是结构性存款产品和大额存单的发行规模迅速扩大。当然,在存款归还的过程中,不同规模的银行面临着不同的存款情况和压力。由于网点数量多、客户基础好,大银行的存款情况相对较好,而中小银行面临较大的吸收和存储压力。

银行储蓄存款下降  是喜是忧?

对于企业存款大幅下降,周敬通认为“脱离实际”是一个重要原因。2017年,企业存款史上最大跌幅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企业的偿债压力不断上升,企业倾向于加快偿债速度(包括上下游应付资金)和减少未来投资,从而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和剩余资金。第二,一些企业的存款和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的差距扩大了,企业更喜欢财务管理而不是存款。

银行储蓄存款下降  是喜是忧?

银行必须加快转型和创新

银行应该如何应对储蓄存款增长率的下降?这会不会推高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

在文彬看来,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是银行的核心存款,对银行业务非常重要。核心负债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的特点,便于银行管理期限错配和流动性,增加净息差收入。然而,随着储蓄存款增速放缓,银行对银行间负债的依赖增加,而银行间负债是短期的,波动性很大,其成本受到货币政策的很大影响。过去几年,一些中小银行通过银行间负债支持了资产的快速增长,但也导致了流动性风险的增加。目前,监管部门已将银行间存款证作为银行间负债纳入mpa评估,这有助于降低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

银行储蓄存款下降  是喜是忧?

“随着存款增速放缓,银行间吸收存款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文彬告诉记者,最近,银行的利率上限为发行大额存单已进一步放开,银行的债务成本已逐步增加。然而,这并不一定增加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银行将平衡客户信用和利差收入,通过提供综合服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周敬通认为,储蓄减少和储蓄增长放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传导到实体经济。然而,传导的数量和强度取决于许多方面:首先,银行应该提高效率,吸收这部分不断上升的成本;第二,储蓄下降的速度;第三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四是相关部门的监管政策。

那么,面对存款增速放缓、资本约束、金融技术快速发展、金融监管力度加大等新情况和新变化,金融机构(银行)应如何转型创新?

文彬告诉记者,过去几年,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环境相对宽松,一些金融机构热衷于发展表外业务、银行间业务和渠道业务。虽然他们的经营业绩不错,但“脱离现实到虚拟现实”的问题日益突出,潜在的金融风险也随之上升。随着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和监管环境的变化,银行加快战略调整和转型迫在眉睫。

一个是回归的起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行业和客户,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第二,加快创新。在组织创新方面,我们将推动在信用卡、资产管理、直接银行等领域设立子公司,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在经营模式上,积极探索投贷款联动,加大对“双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第三,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来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更好地为行业和客户进行风险管理。

“虽然商业银行的转型和创新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但这将不可避免地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有必要提前计划,提前计划,做好准备。”周敬通告诉记者,银行存款和储蓄的下降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商业银行需要适应这一趋势,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债务结构应该多样化,银行的资本和负债应该通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得到补充。

银行储蓄存款下降  是喜是忧?

同时,要走光明发展之路,尽可能减少存贷款等传统业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在全行收入中的比重。

标题:银行储蓄存款下降 是喜是忧?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