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4字,读完约3分钟

人工修建的天河-红旗运河环绕太行山,穿梭于陡峭的群山之间,是一条“救命的运河”,10万林州人用锤子和钻孔机在悬崖上辛勤工作了10年。今天,这条已经流了54年的长运河仍然在灌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年修渠所孕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奋斗。

林州:悬崖切断了“救命运河”。红旗运河的精神永存

在林州市黄骅镇土楼村,当地农民发展了辣椒等经济作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主要依靠红旗渠灌溉用水。

林州市黄骅镇土楼村村民朱天生说:“给土地浇水非常方便。我们的运河从水库通向田地。如果你想给土地浇水,你可以随时张开嘴给土地浇水。这条运河一年到头都在维护,但它已经被破坏并修复了。”

土楼村周围有4座小型水库,总蓄水量12万立方米,不仅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问题,还满足了2000多亩耕地的灌溉需求。

"十年九旱,水和油一样贵."这曾经是刻在林州人骨头上的痛苦。20世纪60年代,为了彻底改变林州干旱缺水的现状,防止子孙后代遭受干旱,林县人民下定决心,砍伐太行山,从漳河取水。

林州市红旗运河的修建者张麦江说:“当时,当国家处于最困难的时候,你不得不修理它,但是国家没有给你一两个便士。喊口号,带自己的工具,带自己的食物,做100天的大事,吸引渭河水,重新整理临县的河流和山脉。”

由于材料短缺,农民自带工具、干粮和自制的爆炸石灰。当时,张麦江的父亲是一名运河修理工,每天负责勘测和组织悬崖爆破。然而,由于炸药的意外爆炸,他死了。为了尽快完成运河,在母亲张麦江的鼓励下,当时年仅13岁的张麦江来到运河工地,帮忙拉水、帮钢钻,并尽自己的力量做一些事情。

张麦江告诉记者,他当时喊的口号是,如果你想赢得这场战斗,你应该有你的妻子和孩子在一起。那时,没有机器,一切都靠一双手、肩膀和腿。每天,在悬崖上,一条绳子被拉动,一把锤子和一把钻孔机由一双手制成。

从那以后,临县10万人民奋斗了10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合作,无私奉献。1250座山丘被夷平,211条隧道被开凿,152条沟渠被架设,1500公里长的生命运河最终建成,吸引了“救命水”。红旗运河建成后,林州60多万人饮水,50多万亩良田得到灌溉。在过去的54年里,红旗运河已经积累了超过130亿立方米的水,灌溉了5000万亩农田,增加了近20亿公斤的粮食产量。

林州:悬崖切断了“救命运河”。红旗运河的精神永存

林州市红旗渠灌区管理处灌溉科科长彭银生说:“为了让红旗渠继续发挥效益,我们管理处建立了部、厅、科三级管理体制,每年保持该渠的连接,清理杂草,让红旗渠继续为林州发挥效益。”

红旗运河不仅给林州带来了水,而且还培养了一批熟练的工匠。20世纪80年代,10万林州人带着不怕苦的技术和精神走出太行山,走遍全国,甚至出国。如今,红旗运河施工队仍然是建筑业的一块金字招牌。历经50多年的沧桑巨变,历经风雨磨砺、淬炼于时代的红旗运河精神,赋予了它更多的时代内涵,如创新、智慧、无惧艰难、财富无惧迷茫、不断奋斗、自强不息。

林州:悬崖切断了“救命运河”。红旗运河的精神永存

林州市红旗渠灌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闫说:“在新的时代,我们当代红旗渠人一定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以字为纲,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进一步弘扬红旗渠精神,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千方百计保证引水,让红旗渠永远造福林州人民。”

标题:林州:悬崖切断了“救命运河”。红旗运河的精神永存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