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0字,读完约4分钟

农民不能停止增加收入——以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

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乡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关键。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三农”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之一。为了保持农民收入增长的良好势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了全面部署。

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让农民增加经营收入

农民收入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经营收入、工资收入、转移收入和财产收入。2018年,农民人均经营收入535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6%。它的贡献仅次于工资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

经营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和养殖。为了使饲养有利可图并增加收入,不仅要种植和饲养好,还要有市场和销售好。然而,目前许多农产品价值不高,甚至有些品种难以销售。主要问题在于供求不匹配和生产与销售脱节。从需求方面看,人民消费不断升级,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从供应方面来看,主食和“原创品牌”产品仍是主流。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农民增收难停

农业供给方面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围绕“巩固、加强、升级、平滑”深化农业供给结构改革。要下大力气搞刺绣,认真深入细致地进行农业供给方面的体制改革,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应密切关注市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稀缺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要巩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适当减少低质低效地区水稻种植,加强油料生产,积极发展果蔬茶、食用菌、杂粮豆类、马铃薯、中草药、特色育种、林特花卉种苗等。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立足农村独特的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把农村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一批“地方品牌”和“乡镇品牌”特色品牌,促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农村产业格局的形成。同时,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让特色产业的发展转化为农民的真正增收。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农民增收难停

挖掘农村就业潜力,提高农民工资收入水平

工资收入5996元,在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排名第一。农村地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整合和发展,推动了当地就业和创业创新,使其成为增加农民工资收入的重要途径。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强调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挖掘农村就业潜力,为农民就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从二次生产的角度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以“以粮为头,以粮为尾”和“以农为头,以工为尾”为出发点,支持主产区形成以县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内,改变农村原材料销售和城市加工的格局,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工业增加值。

从第三产业的角度看,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界定了新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农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休闲旅游、餐饮住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符合城乡居民需求的产业。

数据显示,去年农村网络销售吸纳了2800万农民就业,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农村产业和模式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公共服务的促进。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交通、信息、邮政等公共服务设施。深化“互联网+农业”推广,拓展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农民增收难停

激活“睡眠”资源,让农民分享更多的财产收益

在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财产性净收入为342元,占比相对较低,但增幅最大,名义增幅为12.9%,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未来,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集体资产分红将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相关改革措施将进一步激活农村“睡眠”资源,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动力。

从土地制度改革来看,三项改革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等方面。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从资产管理、成员确认、产权和权力完善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将促进资源转化为资产、资本转化为股份、农民转化为股东的实现,使农民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全部收益。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九年高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民朋友们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巨大收益。

标题: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农民增收难停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2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