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9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8日电(记者刘元祥)1月6日下午,作为2018年第15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主题论坛之一的海淀文化产业对话在北京大学举行。新时期中国文化的新模式和新方式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服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何通过文化产品和出口来增强中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与会专家讨论了上述问题。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文化处处长齐树宇教授作了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文化精神”的演讲,并根据自己对文化走出去的研究和海淀区文化走出去的现状,谈了六点看法。

祁述裕:中国文化走出去要提高“卖”文化的能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元祥/照片: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文化系主任闫淑玉教授

首先,寻求共识。齐淑玉认为,当谈到文化走出去,我们应该说服人们与理性,道德和文学。最重要的是用情感说服人们,加强情感交流,这是文化走出去的关键。具体来说,谈到思乡,每个国家和城市的人都有思乡之情。此外,文化走出去寻找情感共鸣和共同价值观也非常重要。世界上每个人都知道芭比很可爱。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现在能成为一部在国外受欢迎的纪录片?齐淑玉认为这是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共同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必须有受众和读者。”

祁述裕:中国文化走出去要提高“卖”文化的能力

第二,中国元素,时代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舞台剧《观世音菩萨》是中国的经典元素,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一的佛教,表达了观音的大恩大爱。这种爱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舞台风格是时代的表现。”

第三,善于借贷。齐淑玉认为,名人效应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此外,他必须抓住年轻人。他举例说:“哈萨克斯坦有个年轻人学了七年中文,看了《中国之声》和《伪装者》。这非常令人震惊。回去后,他会把好的中国东西和好的电视剧翻译到自己的国家。这是走出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第四,提高“推销”文化的能力。齐淑玉介绍了文化走出去的两种方式,一种是送,另一种是卖,国家行政学院培养外国公务员送,但更经常的是有必要卖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四种方式:一是民间+市场;第二,企业+市场;第三,政府出售文化;第四,政府送文化。齐淑玉认为最好的方式是民间+市场,企业+市场,这是文化走出去的首选。

祁述裕:中国文化走出去要提高“卖”文化的能力

第五,文化走出去的本质是人走出去。齐淑玉说,海淀区文化走出去的重点是人应该走出去。

第六,提炼核心理念,传达文化精神。齐淑玉认为,硅谷之所以有影响力,是因为它有一个核心理念:活着就是为了工作,而不是为了活着而工作。为什么红旗渠有影响力?努力工作和毅力。他说“海淀区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海淀区走出文化后首先要解决的话题。

浏览下面海报中的二维码,观看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和中景云1月6日上午直播的2018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标题:祁述裕:中国文化走出去要提高“卖”文化的能力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