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61字,读完约7分钟

本报记者赵碧报道

2018年第一起中央企业重组案于1月最后一天正式落幕。报国务院批准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CNNC)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以下简称CNNC)进行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无偿移交给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不再由SASAC直接监管。

作为中央企业名单中排名前两位的军工企业,CNNC和CNNC的重组将是继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和中国核电公司、国电和神华合并后,能源行业中央企业第三次并购重组。98家中央企业减少到97家,军队中央企业减少1家。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林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表示,核电重组是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重组,操作简单,是2018年第一次中央企业重组。

两个主要团体重组并联合起来

关于两大核电集团合并的谣言由来已久。早在2017年3月17日,CNNC上市公司CNNC苏发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就宣布获悉,CNNC正计划与CNNC进行战略重组,重组计划尚未确定。两天后,先后上市的中国核电(601985) (601985)、中国核电建设(601611)、东方锆(002167) (002167)等公司也宣布了这一消息。

时钟设定在2018年。今年年初,中国核电高管更换教练的消息在核电行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此外,上述2017年CNNC和CNNC合并的消息,以及核电企业合并的传闻经常通过各种流言蜚语传播,也引起了各种猜测。

现在,CNNC和CNNC的重组终于“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进入了实践层面。上市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宣布,重组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将成为CNNC。

事实上,这两个群体原本是“一家人”。1999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五家军工企业改组为企业集团的框架计划,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改组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分离后,CNNC和CNNC明确并发展了各自的业务优势。据有关媒体报道,CNNC堪称中国核能产业的“巨无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和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生产和运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被称为“核电建设帝国军”的CNNC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领域,其主要业务是军事工程、核电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术研究和服务。

中核建划入中核 中国核电开启新格局

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两个集团在核电的许多业务领域都有了很大的拓展。据悉,到目前为止,CNNC是中国唯一一家出口核电站并实现批量出口的企业。2017年,CNNC在中国500强中排名第158位,代表了中国核电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

林认为,两大核电集团的重组,关系到国资委把中央企业做大做强的总体部署。他希望此次并购重组能达到1+1>2的效果,提高中国核电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的合并重组,实际上是互补的、强有力的联盟,它增强了R&D核电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运营能力和综合实力,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研究院院长李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说。

电力行业有望加速整合

去年以来,中央企业集团重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SASAC推动的中央企业重组和整合优先考虑钢铁、煤炭、船舶和电力等剩余领域。

在电力行业,李进说有“五大四小”,原来的“五大”发电集团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公司。最初的“四小”集团是华润电力、国华电力、SDIC电力(600886,股份咨询)(600886,股份分享)和中广核。

在关注中国核电行业的同时,业内人士指出,只有三家具有核电运营资质的央企,即CNNC、中国通用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和原中国电力投资公司。然而,2015年,原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和原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成立了国家电力投资公司,这也是核电行业完成的第一个中央企业整合。迄今为止,中国电力投资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已正式形成三方对抗。

中核建划入中核 中国核电开启新格局

业内人士表示,CNNC和CNNC的合并也意味着核电市场的另外两大巨头——中广核和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可能面临更强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核电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央企业重组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三大支柱”在短期内是行业的代名词。一些专家认为,三条腿模式可能不再存在,中广核和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将面临更强的竞争对手。

中核建划入中核 中国核电开启新格局

“核电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不会有非常激烈的竞争。”然而,林强波指出,一种新的三足模式已经形成。这三个集团都从事核电,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从事研发和建设。竞争可能会比以前更加激烈。

刘兴国表示,通过并购,一方面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开采利用率,增加优质能源供应,提高能源企业盈利能力,促进能源企业优质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力央企重组的背景下,五大电力集团中只有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和华能集团,核电企业中广核没有参与重组。

刘兴国预测,以核电重组整合为契机,未来电力行业可能会有其他重大规划,预计将进一步推进重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力。

此外,李进认为,CNNC向CNNC的转移也预示着中央企业重组中将会有更多的同行业兼并,将会出现投资、建设、生产、贸易等全要素重组兼并模式。

新核电项目的审批预计将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大型核电市场的数量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

林认为,未来几年中国新核电项目的审批有望加快,核电建设有望迎来加速增长期。

“十三五”能源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在运行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8800万千瓦。截至2017年底,中国在运行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3688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155万千瓦。根据这一估计,仍有大约3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缺口。在未来三年,估计平均每年需要新批准8-9个单位。

据参考新闻网报道,《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31日报道,中国是世界上核能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政府将增加核电装机容量,作为减少对火力发电依赖和实现能源多样化计划的一部分。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目前火电占中国能源结构的60%以上,也是空气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刘兴国说,虽然世界各国和人民对建设核电厂有不同的态度,但他们也应该认识到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价值。核电的重组和整合不会在短期内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但从长期来看,目前的布局将为中国未来优化能源结构铺平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核电作为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名片之一,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聚焦海外市场成为各大核电集团的重要战略。据CNNC预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核电合作将直接拉动产值3万亿元的市场。

李进分析说:“中央企业重组的第一个出发点是要做大做强,成为具有一流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核电在中国就像高铁一样是一个品牌。这是核电走出去、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国现已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核电产业体系,成为世界上核电机组容量最大的国家。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核电技术自主研发已成为中国积极向海外推广的中国名片,未来核电走出去的市场广阔。

刘兴国表示,中国核电在技术层面上相对成熟,以华龙1号和ap1000为代表,未来有望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使用,提升中国核电的整体竞争力。

(主编:赵延平hf094)

标题:中核建划入中核 中国核电开启新格局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6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