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0字,读完约4分钟

“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我们的城市把电子商务推广到了农村。我成为了一名农民电子商务,这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帮助村民摆脱贫困,变得富有。”杨高兴地告诉记者。

2017年,杨通过互联网销售三七、生姜等土特产,月销售额10万元,月收入近4000元,帮助带动了120多个贫困家庭,平均家庭收入近9000元。杨是云南文山市新兴的新型农民电子商务的典型代表之一。

文山地处边疆,但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根据阿里巴巴研究院2016年底发布的大数据报告,2016年文山市在全国电子商务扶贫十强县中排名第一;2017年8月,商务部发布了第二批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绩效评估报告。文山市绩效评价结果居云南省首位,是云南省唯一的“优秀”县(市);2017年,“双十一”县网上零售额达到1.2亿元,在全国100个贫困县电子商务销售数据中排名第二。

云南文山:把每一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在这些数据背后,有2000万元的国家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还有1000万元的市级财政配套资金。这些投资带动了超过1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到电子商务领域,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文山市市长龚清说。

新一轮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文山市投入扶贫资金10.7亿元,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8484元增加到2017年的1万元。数字变化的背后是来自金融包容性阳光的深深支持和热爱。

在文山市,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援助、异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生态建设、教育卫生、社会保障、金融和基层党建“十大扶贫行动”,深入推进扶贫工作。

“这些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有效地改变了文山市农村的面貌。”龚清说道。例如,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其中,安排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工业扶贫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发展生姜、脆皮李、巴西蘑菇、万寿菊等种植业和牛、猪、鸡等养殖业。目前,全市已建成34个工业扶贫示范基地,采取入股、订单农业的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3亿元,农业增加值19.7亿元。

云南文山:把每一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文山市是“中国三七之乡”,三七产量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一,但该市大多数三七企业都处于原料供应的初级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文山州和市委、市政府看到了三七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投入资金,加快了三七产业园区的建设。2017年,全市种植三七11.65万亩,带动268户贫困家庭种植三七276亩,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增加2386元。

云南文山:把每一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银杏产业也如火如荼。目前,全市已完成银杏种植5.1万亩,覆盖平坝、小街、新街、朱波等乡镇3800户(352户有卡摊点)。为支持银杏产业发展,市财政每亩补助1000元,首期补助5000万元,这是前所未有的支持。据估计,种植5万亩银杏进入高产期后,可解决5000多万农民就业,每年增加农民收入6000多万元,实现综合产值10多亿元,实现利税4000多万元。

云南文山:把每一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各个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使用并带来效益,文山市财政部门采取了有效措施,统一会计处理,完善会计核算,建立了新的政府采购服务资金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了财政扶贫资金的会计处理,更好地监督了全市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

“把资金使用与扶贫任务挂钩,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扶贫的基本战略,改变分散资金的使用方式,进一步优化涉农资金供给机制,以扶贫为导向,盘活存量,确保资金投向最重要的方向、最关键的环节和最准确的目标。相信在各级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下,消除贫困的任务一定能够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龚清说道。(经济日报记者曾金华)

标题:云南文山:把每一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7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