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8字,读完约4分钟

策划人的话:“一岁被鞭炮声分开,春风温暖屠苏”。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在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第一年,地方金融机构积极践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结合各地区实际,坚持“上菜”服务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消费者度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

隆冬里的春色辽宁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侧记

在九个严冬里,辽沈的土地变成了冰。

在钢铁城市本溪,最低温度已经降到零下30摄氏度。

然而,在本钢集团板材厂第二储煤车间,记者看到了一个火爆的工作场景:几十名戴着黄色安全帽、穿着厚厚工作服的工人,一边推着装满焦炭的火车皮进入解冻仓库,一边齐声喊着号角声。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整辆车的焦炭被卸到传送带上,并一直运送到附近的焦化厂。

车间副主任刘告诉记者,冬天过后,他们每天在寒冷的天气里工作近10个小时,每天卸下大约210辆车。最近气温骤降,为了防止冰雪对原材料运输的影响,他们组织员工昼夜进行了60多次除雪刮冰作业,尽一切努力保证公司生产的一线原材料的供应。

刘和他的同事们不怕冷,但真正让他们充满无限活力的是公司不断上升的产量。新年伊始,本钢集团频频报道:2017年,钢产量创历史新高,首次扭亏为盈;四个钢种荣获2017年冶金产品质量“金杯奖”,钢材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然而,一年前,面对全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整体亏损,以及老工业基地经济面临的巨大下行压力,辽宁省本钢集团举步维艰。“本钢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双丰收,不仅是因为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与中国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保护分不开。”本钢集团总会计师曹爱民表示。

2017年9月,本钢集团在拓展国际业务的过程中,突然遇到外汇资金短缺的问题。如果月底前资金无法到位,将引发信贷危机,影响本钢集团在海外发行债券。

在本钢集团处于亏损状态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行的专家赶到本钢,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后,立即开通了“绿色通道”,并通过辽宁省市部门的联动,迅速帮助本钢集团完成新增10亿美元外债额度的备案工作。随着2.5亿欧元外债的到来,本钢集团在最后一刻险胜,不仅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也为后续海外融资提供了有力保障。

隆冬里的春色辽宁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侧记

“没有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的大力支持,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企业信贷违约的后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曹爱民仍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恐惧。据了解,随着近年来国内市场的低迷,拓展国际业务一直是本钢逆潮流而动的“法宝”。

由于外汇收支规模较大,2014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资金集中运行管理政策》实施后,外汇局本溪中心分局主动上门联系本钢集团,并及时与省局沟通,帮助企业准备申请材料。 同时协调各银行机构为本钢集团量身定制经营计划,使本钢集团成为辽宁省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的试点企业。

谈到试点前后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曹爱民对记者感叹道:在外汇资金集中运作启动之前,本钢集团的境内外资本流通是通过国际贸易下的预付款实现的,其操作便利性和流通额度有限;外汇资金集中运作后,本钢集团境内外资本流通渠道完全开通,不仅为海外贷款提供了便利,也为进一步“走出去”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本钢集团外汇主办银行已从年初的一家扩大到三家,即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服务于本钢集团的13家境内外关联企业。

事实上,本溪钢铁集团的案例只是金融支持辽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辽宁经济形成了“稳中求底、稳中求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采访结束时,记者在本钢北台炼钢厂的平台休息室见到了即将登上吊车的操作员曲晓华。她告诉记者:“现在的生产节奏比过去快多了。每吊一次钢水,从去年的7分钟左右减少到5分钟,每天的工作量比过去增加了5倍。虽然很累,但大家都没有怨言,因为只有当公司的效益好的时候,大家才能一起跟着。”

随着一炉钢水倒入钢包,火红的钢水不仅照亮了整个平台,也照亮了车间里挣扎的身影。看着出租车里瞿小华通红的脸,记者深深地感到:其实,寒冷的天气并不可怕,只有寒冷的经济才会让人担心。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来说,寒冬过后,春天还会远吗?

标题:隆冬里的春色辽宁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侧记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0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