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7字,读完约4分钟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十年后,世界经济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处于经济复苏和金融风险并存的状态。国内金融风险呈上升趋势,中国政策制定者一再强调要把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取得重大进展,金融监管进一步完善。展望2018年,哪些金融风险值得密切关注?如何完善监管体系?在3月17日举行的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第二届年会上,行业专业人士和专家齐聚一堂,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金融发展的核心是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现代金融危机大多是资产泡沫和人类狂欢的结果。每次金融危机爆发前,通常伴随着金融体系的迅速扩张、金融机构的大举扩张以及金融市场的频繁混乱。”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忠评论道。

回顾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范文忠认为,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金融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发展的核心目标。有些国家想把金融业做大做强,就必须提高金融市场产值的比重。

例如,范文忠表示,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前10年,欧美金融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上升了两个百分点。此外,许多国家都竞相建设所谓的“国际金融中心”,为此,管理标准大大降低。

"这种繁荣只是建立在表面现象的基础上."在范文忠看来,金融的核心功能实际上是配置经济资源,即把经济资源从利用效率低的地区转移到利用效率高的地区。

"很明显,一个大的金融业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金融业."范文忠进一步阐述了金融业的目标是在空和时间两个维度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衡量金融发展好坏的标志。

金融监管应该“提前计划”

“它必须在微观层面保持稳定,必须在宏观层面全面把握系统性风险。”在谈到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启示时,范文忠建议。

具体而言,在微观层面,各机构必须坚持稳健的操作风险指标,并“未雨绸缪,以弥补道歉”。当金融机构获利丰厚时,它们可以为未来的经济调整和增长放缓留出更多的风险准备金,并拥有更好的风险应对工具。

企业文化要稳定,企业杠杆率要控制,负债方要改变过度依赖短期批发融资的方式,减少期限错配。

同时,小组结构应该简洁。股东之间的关系越复杂,关联交易的风险越大,简洁的结构更有利于公司管理。此外,金融产品应清晰,投资链应尽可能缩短,投资者适应性测试应加强。

在宏观层面,范文忠表示,除了监管机构之外,还有必要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进行判断、把握和管理。在跨时间分配资源方面,我们应该降低金融体系的波动性;在整个空的资源配置方面,有必要减少风险的过度传递,防止“大到不能倒”。

范文忠强调,为了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有必要具备风险维度的监管理念,并充实空.的监管真理只要具有筹集社会资金的功能,就有必要明确准入要求;只要做出了显性或隐性的收入承诺,就必须有能力吸收负资本和拨备的损失;只要存在期限错配和流动性转换的特征,就必须遵守相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则。

主动学习适应和规范金融创新

"监管创新应该与商业创新并行发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表示,监管当局不应该扼杀所有金融创新,而应该主动学习和适应市场。

谈到对待金融创新的正确态度,黄说,应该更多地从学习、适应和规范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也许一开始我们无法理解市场做出的一些金融创新。如果这种创新真的能够支撑实体经济和包容性金融,那么它应该是有益的。”黄认为,金融创新是常态,监管部门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和适应市场创新。

在黄看来,如果这是一个糟糕的金融创新,监管当局应该明确禁止它。如果是好的金融创新,就应该积极支持和规范,通过监管创新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另外,对于金融创新质量在开始时难以判断的情况,黄认为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检验。例如,数字金融领域的“监管沙箱”和“创新中心”是平衡创新和稳定监管创新的良好做法。

此外,防范金融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黄说,国务院金融发展稳定委员会已经成立,我相信政策协调会今后会更好,而金融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改革政策的协调实际上是一揽子措施。

黄还建议,政府在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应该是“渐进的、累退的”和灵活的。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利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当危机来临时,政府应该给予支持。

标题:金融发展的核心是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第二届年会综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1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