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21字,读完约5分钟

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官方财务报告发布前业绩的突然变化,投资者措手不及,康美制药、康德鑫、张子道等上市公司的业绩造假手段也令投资者目瞪口呆。

近日,中国证监会组织专门力量对805家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抽样审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2018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会计监督报告》(以下简称《监督报告》)。《监管报告》显示,总体而言,上市公司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方面质量较好,但业绩“粉饰”和信息披露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

通过各种手段粉饰业绩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披露截止于4月底。据统计,截至4月30日,除了圣华泽、圣长盛、圣新沂、圣益达、圣东南五家公司外,上海和深圳共有3622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在按时披露年度财务报告的公司中,219家公司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其中38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82家出具了保留意见,99家出具了附有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

强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披质量

中国证监会表示,在年度报告抽查中,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财务信息披露准则和内部控制准则的情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监管报告》显示,2018年度财务报告中,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大额提前还款、“双存双贷”等异常情况,可能存在资金被占用或资产被质押的风险;部分上市公司大规模计提商誉、股权投资等资产损失准备,反映出在早期并购扩张过程中相关风险没有得到充分识别;部分上市公司商誉及其他资产减值准备是随机计提的,财务信息未能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利用会计估计或会计政策变更来调整利润,选择性地确认、披露和构建交易。

强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披质量

此外,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虚增利润的问题突出。第一,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跨期利润调整。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调整利润,夸大利润或在业绩上“大清洗”;第二,选择性确认和披露。具体手段包括未将实际控制的有限合伙纳入合并范围、未确认资产放弃义务形成的责任等。;第三是通过构建交易来调整利润。一些上市公司通过构建不真实或不公平的交易,以各种方式调整利润,达到“空壳保护”的目的,包括构建无商业实质的交易来调整利润,通过年终突击交易增加利润,通过关联交易夸大利润等。

强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披质量

商誉减值的风险仍然存在

2018年末商誉减值风险是2015年M&A浪潮的“后遗症”。《监管报告》多次提到商誉减值问题。研究发现,由于对高溢价并购和商誉减值的监管更加严格,上市公司的商誉余额下降,商誉减值等风险逐渐释放。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操作不当,导致商誉的高风险仍然存在。

在M&A看来,基于高绩效承诺的高估值M&A现象更为普遍。高业绩承诺意味着当基础资产的业绩不符合标准时,收购方可能会从交易对手处获得或有对价(现金或股票)。收购方应估计购买日可能收到的或有对价,并将其单独确认为金融资产。但是,分析表明,只有少数公司能够充分考虑根据会计准则可以收回的或有对价,并在确定合并对价时考虑应当单独确认的金融资产。大多数公司在购买日确定业务合并成本时没有考虑或有考虑因素,这导致最初确认商誉时高估了商誉的金额。

强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披质量

同时,并购中普遍存在被并购方的可辨认净资产未得到充分确认,其公允价值被低估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新兴行业(如医药、生物、媒体、计算机等)尤为突出。)。这些行业的并购对象大多是轻资产公司,其商业价值很可能来自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如客户关系、合同权益等)。)。对这类资产的识别不充分导致在初始确认时高估商誉金额。

强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披质量

此外,许多上市公司不关注交易对手是否有履约意愿或能力,导致无法收回履约补偿。一些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签署的《业绩承诺与补偿协议》规定,当标的资产的业绩不符合标准且资产发生减值时,交易对手应以股份作为补偿。然而,并购完成后,履约承诺方质押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股份,导致其无法履行履约承诺和资产减值赔偿义务。

强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披质量

从商誉减值测试的角度来看,一些企业没有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一些上市公司随意计提商誉等资产减值准备,利用会计估计或会计政策变更调整跨期利润,选择性确认和披露,构建交易等。,而财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加强监管,提高信函质量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表示,信息披露是市场的生命线,就像氧气对人们的重要性一样。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最重要窗口。在资本市场登记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要求证券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公司信息,使投资者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来判断证券的价值,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成为关键。

强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披质量

自2018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信函质量的监管。今年上半年,中国证监会共立案39起信息披露违规案件,同比增长50%;17例完成,其中16例得到验证,成功率为94%。在这些案例中,一些上市公司捏造购销业务,滥用会计准则实施财务欺诈,一些上市公司通过非法担保、侵占资金等多种手段损害股东利益,一些公司未能依法履行重大事项等信息披露义务,一些上市公司因环境违法违规虚假信息披露而受到查处。此外,监管机构调查了一些涉嫌与信息披露欺诈相勾结的中介机构。上半年,监管部门对11家证券中介机构进行了调查,同比增长22%,涉及3家证券公司、5家会计师事务所、2家评估机构和1家律师事务所。

强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披质量

中国证监会表示,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应高度重视会计监管报告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对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的理解和应用,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报告编制中的错误,做好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工作。

标题:强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披质量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