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56字,读完约6分钟

编者按:

今年2月,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华县人大代表团提出了《关于将华县旅游资源纳入全市旅游发展规划,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建议》。经过认真调查和广泛征求意见,3月12日,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将议案归档,并移交市政府处理。此举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大运河充满了更大的期望,也将推动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进入“黄金时期”。几天前,记者接触了这一丰富的遗产,并了解了她过去的生活...

京杭大运河华县段:一条文化之河

□记者李清华

3月25日,花县大运河两岸盛开的桃花和梅花吸引了许多游客。据市人大代表、华县磁州寨镇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洪轩介绍,这条1800年流经华县的大运河,从春季开始就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是什么样的河流?她从隋唐远道而来。她是如何滋养这片土地的?

一千年的遗产

当记者走在华县大运河的河岸上时,他环顾四周,看到一条被古老的村庄、古老的码头和古老的城墙环绕的宽阔的河流,看着她从南向北蜿蜒而行。

华县运河遗产管理办公室的李孝文向我们作了解释。虽然她很年轻,但她谈论着这条古老的河流。随着她的故事,朝代的更替和时间的变迁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李小文介绍说,中国的大运河包括隋唐运河、京杭运河和浙东运河。中国大运河河南段主要指隋唐时期的主干道、通济运河和永济运河,以及京杭大运河汇通河平台的前段,而大运河华县段是中国大运河河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国时期,它被称为清水或清河,这是黄河的老道路。东汉末年,曹操引齐水入白沟,开通了属于白沟渠的区域性白沟渠。公元608年,杨迪皇帝给河北各县数以百万计的平民百姓发了一封信,把沁水河引到沁河的左岸,开凿永济运河,南至沁水河,北至卓君县。宋元时期,永济运河被称为雨荷河。明代称渭河,是因为它在春秋时期流经古代卫国的土地,一直使用到现在。它是连接华北平原南北的重要水道,历时约1800年。

京杭大运河华县段:一条文化之河

到目前为止,华县大运河的路线走向和规模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河岸大部分是土堤,环境主要是农田、树林和农舍。未经大规模的调直和航道整治,它以其良好的原生态和丰富的遗存成为中国大运河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代表地段。

2014年,横跨五大水系、贯穿中国南北的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些专家表示:“目前,大运河沿线的人口占全国的15%,大运河沿线城市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25%。对中国来说,大运河是活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也是文化路线与中华民族伟大融合的见证。”

运河文化的缩影

华县道口镇是运河文化的产物。

记者在道口镇看到,中国大运河从镇中心穿过。它是在河边诞生和繁荣的,并且有现存的历史街区,如一街、顺河街和大吉街。

“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区华县段有8240米的原生态古河道,9座古码头,3000多米的古城墙,1000多座历史街区的古建筑,以及丰富的历史遗迹,如古庙、古民居、古民居等,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形状和结构。镇上飞镖的传人所传承的古老功夫,技艺精湛的工匠所传承的古老技艺,以及百年来的古老香味,都是运河文化的缩影。”李小文介绍道。

京杭大运河华县段:一条文化之河

可以想象,当时道口镇的码头是沿河密集分布的,不仅是过往船只停留和船夫休息的地方,也是物资的集散地。在熙熙攘攘的市场里,人们络绎不绝地来来往往,这就产生了古镇中的烟花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融与渗透。这种开放的运河文化一直延续到清朝中叶。1907年3月,道情铁路通车,成为连接铁路、公路和航运的“水旱码头”。四通八达的交通连接了30多个城镇,因此道口镇有“小天津”的美誉。后来,由于黄河改道和山东缺水,大运河被从北向南切断。

京杭大运河华县段:一条文化之河

站在道口镇的中心,从四面八方望去,都是老房子、连续商店和纵横交错的小巷。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三门六道七十二胡同”历史街巷格局的古老魅力依然存在,这对研究运河古镇的布局、航运组织、地方建筑艺术、经济交流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运河的东岸是道口镇的古城墙。这座3公里长的明清建筑建在河边,既有防御功能,又有防洪功能。这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和堤防的一体化结构。其中,西门25米剖面保存完好,墙高7.6米,厚2.4米,堆高1.8米。墙基是青石做的,外墙是青砖做的,内墙和垛口是用三石土夯实的,这是华县大运河历史遗迹中的精品。

遗产应用程序带来的演变

大运河申请世界遗产前后,华县委托相关部门编制了《道口镇渭河民俗文化休闲街区规划》和《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安阳段),对大运河沿线的文物进行保护,同时进行河道疏浚和河道周边垃圾清运。

自2011年以来,华县投资600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连接大红河和大运河的调节运河,修复、拓宽和美化了河岸,堵塞了通往运河的排污口,并将黄河水引入运河;修复了3000多米的古城墙和9个古代码头,修建了3000多米的遗产步道。根据文物保护标准,对路灯、各种标志、公厕等320项配套公共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

此外,华县投资2000多万元,带动社会资本4000多万元,修复历史古建筑3000多平方米。同时,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旧街区管网改造、街道铺装等一系列工程,使明清“大十字”历史街区逐渐出现。目前,已有140多家商户入驻,实现了运河古镇从棚户区向世界文化遗产区和旅游区的转型。

运河文化孕育和延续了优秀的古典传统工艺。通过收集整理,华县先后建成了运河历史文化展览馆、古镇民俗展览馆、通河玉照展览馆、大王庙文化公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等。,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接待400多万游客。

沿古运河密集分布的中华文明遗址,因大运河的成功运用而成为一串珠,为当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标题:京杭大运河华县段:一条文化之河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sh/2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