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2字,读完约3分钟
导游词:一时中国人为了牟取暴利,倒卖卢浮宫的门票,有人用一张票七次。 (来源:环球时报)
“每年有近70万中国游客参观卢浮宫,但是卢浮宫并没有从中国游客那里赚钱,而是赔偿了门票费。 ”。 法国电视台二台在5月30日22时40分播出的《经济广角》节目中,展示了中国人为了牟取暴利而倒卖卢浮宫门票,非法重复使用的现状。 据节目报道,卢浮宫的管理层关注这种大规模的诈骗行为,将加强门票管制。
据该节目报道,每年有180万中国游客到访法国,中国游客出境旅游平均每人花费1674欧元,远远高于日本( 1492欧元)、美国( 663欧元)等国家的游客。 “但是,中国游客对法国来说真的是好生意吗?” 节目显示,除奢侈品外,法国许多博物馆和商家都没有从中国游客那里赚到钱。
据报道,卢浮宫没有中文语音导游服务,中国商人想出了技术满足市场诉求。 卢浮宫周围有专门为中国游客开发的中文多媒体导游服务设备,兼具语音和画面,各自的租赁价格比卢浮宫的语音导游便宜1、2欧元。 一位租赁者表示,生意很好,每天可租500多套,收入达1500至2500欧元。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卢浮宫商人和兼职的“票店”业务,卢浮宫的门票每张15欧元,全天有效,但禁止转卖。 ”。
根据节目的拍摄画面,上午9点卢浮宫开幕,中国的售票处在自动售票机上买了票,每人买了100张。 旅行团结束参观后,导游向游客收回了门票,并悄悄地交给了同事。 同事10分钟以上后利用同一张票,率领另一组入馆。 一位匿名的中国导游说,这样一来,从早到晚最多可以采用7次同一张票。 据“中国游客在语音导游和门票上的花费将流向中国商人的钱包,而不是造福博物馆”的卢浮宫内幕称,他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只有一张门票,博物馆每年至少损失100万欧元。 卢浮宫的管理层表示,将关注如此大规模的诈骗行为,采取措施加强票务管理,并委托巴黎警察局进行调查。
节目介绍,目前来法国观光的许多中国游客还在进行旅游团。 由此产生的廉价酒店在巴黎郊区迅速发展,造就了“中国特色”。 中国游客“住35欧元一晚的便宜酒店”,目的是“节约购买数千欧元的奢侈品”。
另外,据法国媒体报道,尽管每天都有很多中国人通过,但卢浮宫周边的某商家抱怨说,因为中国人喜欢“用手机购物”,所以不太容易被淋湿。 “手机购物”是指手机的购物应用。 中国游客喜欢用手机快速找到与应用签约的商家,了解产品和折扣新闻。 “这对中国游客很方便,但我错过了很多地道的法国名店——老字号。 ”。 据巴黎繁华街道的酒馆说,自己的酒很好,但是中国人很少来买。 他们现在还在考虑要不要和中国的网上购物平台合作。
在节目的最后总结中,从中国游客那里赚钱不容易,在法国赚不到36亿欧元。 各博物馆、景点、商家必须想出更好的主意,加把劲。
标题:“卢浮宫突然发现:中国人太精了!”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2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