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5字,读完约5分钟

□胡利珍

唐代诗人?冉冉曾有“俗人多饮酒,谁助茶香”之词。如果他知道茶叶已经成为一种普通的“油炸”品,其香味早已被铜臭味所污染,恐怕棺材盘也压不住了――最近,新华社发表了一篇关于“天价”炒茶骗局的报道,让人看到了茶叶市场的混乱。

据报道,产于福建武夷山牛栏坑的牛栏坑肉桂深受市场追捧。茶商对这种茶的宣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甚至相互矛盾。例如,有人说它“霸道”,有人说它“优雅精致”,还有人说它有“山谷中的花香和水果香”……所有这些“品质”的描述都是为了抬高茶叶的价格。在这一点上起关键作用的是“稀缺是珍贵”的市场法则:牛栏坑肉桂的核心茶园面积不到2公顷,产量只有500多公斤。这种茶出售给拥有全国性商店和连锁店的大品牌茶厂。一家名牌商店能卖0.5公斤并不坏。因此,“牛兰坑肉桂”的市场价格日益上涨,最便宜的价格是几千元/公斤,最贵的价格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公斤。

茶是用来喝的 不是用来“炒”的

东西贵,利润高,问题来了。根据常识,牛栏坑肉桂产量很小,大多数人根本买不起。然而,这种茶现在在市场上并不少见,而且是在品茶店里卖的。你不必去想它,但大多数都是假货。据业内人士透露,有很多人在做牛栏坑肉桂茶的仿制品。他们买普通的桂花茶或其他品种的茶,烘烤后,他们可以贴上牛栏坑桂花茶的标签,以10000元的价格出售。一些茶商还编造了自己的茶名故事,大肆宣传所谓的“山茶”、“名茶”等茶叶品种,还创造了“唐僧肉”、“龙肉”、“猪肚”、“羊肉”等奇怪的“花名”,以为这些噱头会抬高茶叶价格。虽然卖得很高,但许多“牛栏坑肉桂”的基本信息不完整,如制造商名称、商品商标和生产许可证。有的干脆在彩色茶罐外面贴上“武夷岩茶牛栏桂”的纸条,有的只在外包装上标明茶商的名称和“牛栏桂”的字样。即使作弊也是如此粗心,这说明这个市场已经习惯了作弊,严重的问题是可以想象的。

茶是用来喝的 不是用来“炒”的

事实上,“牛兰坑肉桂”茶叶炒作和假冒伪劣问题只是当前国内茶叶市场混乱的一个缩影。龙井、铁观音、大红袍、金俊美、老白茶...一种著名的传统茶也算一种。谁没被解雇?谁没卖出“天价”?谁没有被大量伪造?一旦假货泛滥,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所谓的“柠檬市场效应”的形成,这种效应会导致坏钱赶走好钱,消费者因为别无选择而放弃选择,真品的声誉受到毁灭性的损害。普洱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曾被誉为“茶业茅台”、“茶中之金”,流传着“开店不如留普洱”的说法,可见其炒作之盛。然而,最终被炸毁的“普洱天堂”像泡沫一样破灭了。普洱茶价格跌到了白菜价格,大量普洱茶加工企业破产。

茶是用来喝的 不是用来“炒”的

据行业分析师称,“高价”产品可以存在于任何市场,茶叶也是如此。“高价”茶可以满足人们的身份需求。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高档茶和高档酒一样逐渐被市场所追捧。这很正常。例如,在西湖龙井,茶商选择茶叶产地和茶树,并完成茶叶加工,生产出数量有限的高档好茶,这些茶可以以比普通茶高得多的价格出售。这可以称为茶产品的奢侈,这是符合市场规则的。但是,既然哪种茶好,自古以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然而,传统的茶叶生产过于强调产地、技术和个性化的差异,而消费环节则过于注重不同地区甚至不同茶叶教师技术的细微差别。这种“反标准化”的茶文化自然不利于标准的形成和规范化管理。在没有标准和规范的情况下,每个市场主体都不可避免地会走自己的路,而市场的潜规则,如天价茶、假茶、以次充好、新旧等,都很容易形成,使整个茶叶市场长期处于混乱状态。

茶是用来喝的 不是用来“炒”的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茶叶行业还没有权威机构来判断茶叶的真伪和价值,也缺乏科学的鉴别标准。大多数茶叶等级和价格都是由每个茶叶生产商根据自己的质量等级来评定的,这属于“自说自话”,没有市场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虽然有关部门也会对市场上销售的茶叶进行抽查,但主要是检查茶叶的农药含量是否超标,包装是否符合标准。然而,由于缺乏检测手段和其他原因,茶叶的质量抽样检验有些不足。特别是市场准入、商品质量和安全管理、经销商分类账、证书和票证索赔、消费者投诉等系统。这使得有效地追踪产品变得不可能。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很难召回产品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茶是用来喝的 不是用来“炒”的

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煎”的。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个市场,使茶叶回归“饮用”,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控制“炒”茶和假茶的混乱局面。在此基础上,引导茶叶生产走标准化发展之路,通过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约化发展,打造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使中国茶叶产业走上优质发展之路,做大做强。

标题:茶是用来喝的 不是用来“炒”的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xw/8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