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社会责任的“制度保障”

将党建嵌入企业治理结构,是确保社会责任“落地生根”的关键。需通过制度设计让党建与社会责任治理同频共振。在公司治理架构中,明确党委对企业社会责任重大事项的前置研究权。同时,将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纳入党委班子考核、党员干部绩效考核。例如,将“乡村振兴帮扶成效”“绿色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公益活动参与率”等纳入党委班子年度考核指标;将“参与社会责任活动”作为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推动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社会责任。

2、激活社会责任的“基层动力”

党建的活力在基层,社会责任的实效也在基层。需通过“党建+”场景设计,让党员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先锋力量”,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战斗堡垒”。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建立“企业党组织+农村党组织”共建机制。例如,国企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通过“派党员干部任第一书记”“帮助农村发展特色产业”“资助农村教育医疗”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如某国企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帮扶”,帮助农村建立蔬菜种植基地,带动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同时,成立“党员绿色攻坚队”,引导党员带头参与节能降耗、环保项目。例如,在企业生产车间设立“党员责任区”,负责监督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指标;组织“党员绿色志愿者”团队,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活动。如某电力企业通过“党员带头研发绿色技术”,推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30%。

3、增强社会责任的“履职本领”

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专业能力,需通过党建学习提升党员干部和员工的责任意识与履职能力。将社会责任内容纳入党员培训体系。例如,开设“国企社会责任专题党课”,邀请专家学者讲解“国企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实践”;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国企社会责任成果展”,学习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同时,通过党建活动培养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增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能力。

4、结论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存在与发展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的稳定与繁荣,更承载着深厚的社会责任。基于党建工作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其核心逻辑是“党建引领方向、治理保障落实、实践激活动力、能力提升实效、监督确保质量”。通过将党建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国有企业能更好地发挥“国民经济支柱”作用,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国企力量。(张珂珂,河南平煤神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

标题:基于党建工作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路径探讨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jj/4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