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政引领在国有企业人事激励中的价值定位

思政引领是国有企业的核心优势,其在人事激励中的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目标协同,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员工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使命、国家战略需求绑定,增强“企业发展我成长”的归属感,避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二是价值赋能,传承国企“红色基因”,强化员工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价值认同,激发“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内在动力;三是激励延续,物质激励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特征,而思政引领带来的“荣誉感”“责任感”是长期的,能够弥补物质激励的不足,形成“物质+精神”的双重激励闭环。

2.思政引领与人事激励机制协同构建的实践路径

实现二者协同,需从“目标融合、载体创新、机制联动”三个层面入手:

一是将思政元素融入激励目标设计,把“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诚信守法”等思政要求纳入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占比不低于10%),与奖金、晋升、评优直接挂钩。例如,某国企将“参与党员责任区活动”“为企业献一策”等纳入绩效评分,引导员工在追求业绩的同时注重价值导向。

二是创新思政引领的激励载体,通过“榜样示范”“主题实践”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如评选“国企先锋”“岗位标兵”,通过“事迹宣讲”“经验分享”传递正能量;开展“我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献一策”“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将思政教育与员工工作实践结合,让员工在参与中获得认可与成长。

三是构建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党建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的定期沟通制度(如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制定激励政策、评估激励效果。例如,某国企由党建部门负责“思政素质”考核,人力部门负责“业绩指标”考核,两者结果综合作为员工晋升、奖励的依据,确保思政引领贯穿激励全过程。

3.结语

思政引领与人事激励机制的协同构建,是国有企业发挥政治优势、提升管理效能的关键。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激励目标、创新激励载体、构建协同机制,能够实现“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有机统一,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未来,需进一步探索二者协同的具体模式(如“数字赋能”“个性化激励”),不断优化激励机制,适应新时代国企改革发展的需求,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谢亚兵,河南交投服务区管理有限公司直属分公司)

标题:国有企业思政引领与人事激励机制的构建

地址:http://www.ayczsq.com/ayjj/41537.html